四季有花开 常年有果摘
经开区泰丰公园开园迎客
8月8日,投资6000万元,总规划面积15.21万平方米的经开区泰丰公园建成开园,喜迎新客。
经开区突出“景观是骨架,文化是灵魂”的园林建设理念,充分利用曲靖优越的气候资源,结合公园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,重点突出“四季有花开,常年有果摘”特点,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、生态与文化互融的欣欣向荣景象。
四季观花赏美景,常年摘果添情趣
公园建设充分考虑季节性、观赏性等因素,按照“色差分明、错落有致”原则,栽种了金叶女桢及迎春枊、紫枊、葱兰、薰衣草、马鞭草、金丝桃、黄冠菊、紫花鼠尾、杜鹃等开花灌木作为地被植物;红叶石楠、金枝国槐及桂花、玉兰、樱花、紫薇等开花大乔木;按其属性种植在河岸、平地、半坡,用足、用活原有地形地貌,打造步步有景、处处是景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,真正做到“色彩缤纷,四季可观花”。
为使河道古朴自然,尽量保留河岸原有树木,在河道中形成3个小岛,修建拦水坝,扩大水体面积,增强了景观视觉效果。公园河岸采用生态治理,岸坡较陡处进行木桩护堤,在河道两侧栽种鸢尾、菖蒲、茨菰、水葱等水生植物,既能增加水体的美感,又能涵养水源、净化水质,固土护岸。洪水位线以上的河岸栽种混播草坪和花期长的黄冠菊、紫花鼠尾草形成“绿色、黄色、紫色”的岸坡花带景观效果,营造具有生态自我修复的生态景观驳岸,使整个白石江成为绿色花海景观廊道。
为让游客感受“常年有果摘”的氛围,公园还在不同区域补植了桃树、梨树、杨梅树、琵琶树、柿子树等果树,让游客观花赏景的同时感受“收获”喜悦,体味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;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赏心悦目的生活乐趣。
亲水平台增趣味,生态治理强功能
经开区突出“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设施与景观相得益彰”的园林建设理念,增建亲水平台,满足市民需求。充分利用公园所处地形地貌的优越位置条件,结合公园的设计特点,为满足市民需求建设了亲水平台、拦水坝、游道、廊架、广场等基础设施,突出“滨河生态景观公园”特点,融入自然生活元素,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、生态与文化互融的欣欣向荣景象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园景观的功能性和趣味性,满足市民亲水需求,在公园河岸宽阔地段修建了四座亲水平台。亲水平台不仅增添了公园景观效果,丰富了河道空间层次,起到联系各景点空间作用,为市民提供了观景的好地点,休憩的好场所,同时为市民接触水生动植物、了解水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,也营造出了不同的感觉,增添了观赏的乐趣,陶冶了情操。
百年老桥添古韵,再建新桥成对景
公园内有一座石拱桥,名为利众桥,建于康熙三十三年,经开区采取“修旧如旧”的方法,恢复性修建,完整保留了古桥的历史沧桑感,为满足使用功能和公园的和谐美,公园又新建了一座桥梁,新旧两桥相映成趣,充分凸显了公园的人文气质。
公园建设功能全,生态文明义深远
泰丰公园的建设,是保护曲靖母亲河、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。一是生态环境得到治理。推动白石江流域水体污染的治理,河岸林植被的恢复性重建,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改善。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公园的建设优化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,实现了经开区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路畅、灯亮”的城市建设目标,公园不仅是周边居民休闲游憩活动场所,也是集文化、休闲、游览、健身、生态河道和防洪河道为一体的滨江公园。公园的建成,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生态品质,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城市发展品位,筑起一道科学发展的绿色屏障,对于城市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公园南起三江大道,北至瑞和西路,规划面积约为15.21万平方米,建设生态河道及驳岸1492米、铺设园路14610平方米,园林绿化面积11.56万平方米,工程总投资约为6000万元。于2014年12月开工,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,正在组织实施桥梁工程、箱变工程、景观照明等配套工程。